healyou_icon
Photo by Mario Azzi on Unsplash

跟蹤騷擾的處遇與心理復原

2022年6月1日,政府頒布跟蹤騷擾防制法(簡稱跟騷法)上路,對於人身安全保障是一大進步。跟蹤騷擾行為(stalking)的定義為一個人持續騷擾另一個人,反覆強加不受歡迎的行為、聯繫或通信,通常包括三個主要行為要素:持續的行為過程、被跟騷者的嫌惡或恐懼、不受歡迎的行為。

跟騷行為自古以來就存在,也出現在莎士比亞文學作品《馴悍記》或是中國古典文學《唐伯虎點秋香》中,包括強迫性的愛情追求者、不願意放手的前情人、對名人的愛慕而窮追不捨的粉絲等;另一方面也有復仇或犯罪的行為,如離職員工騷擾前老闆、復仇者追蹤仇人或情敵、性犯罪者尾隨目標對象。隨著資訊社會發展,跟騷行為更是從日常生活和工作中,再進化到網路線上跟蹤,持續蒐集被跟騷人的資訊,進行監控、發布不當訊息或影音圖片等騷擾。

跟騷行為是一個普遍存在的全球性社會問題,根據英格蘭和威爾斯在2016 年的犯罪調查顯示,在調查的前一年有4.9%的女性和2.4%的男性有被跟騷的經驗(Office for National Statistics, 2016)。受到跟騷行為影響的人口盛行率估計約佔總人口的4.5%至23.4%之間,對被害人心理、社會和職業功能的影響可能具有毀滅性(van der Aa, & Römkens, 2013)。

跟騷行為與犯罪行為有著微妙的差距,但卻與家暴、性侵、傷害、恐嚇、妨害自由,甚至殺人等有密切相關。而且跟騷行為即便沒有發生實質傷害,對於被跟騷者的日常生活、工作及人際,往往造成難以回復的損失,對於心理健康也是極大傷害。根據跟蹤騷擾的心理因素,可分為以下四種類型:

一、情感跟騷
這類跟騷多半源自於過度的關心與控制,在任何關係中都可能存在情緒勒索,但在家庭與親密關係中,這是更普遍也更嚴重的,因為我們難以逃離或捨棄伴侶和家庭關係。跟騷者習慣使用精神控制、心理虐待,甚至是家庭暴力來控制被跟騷者,並始終認為被跟騷者是從屬於自己的而非獨立個體,一旦對方反抗拒絕,就會出現憤怒的情緒。我之前接到一些關於家人使用GPS定位程式或網路線上跟騷的案子,以及前夫妻、前男女朋友、父母的多次電話或網路騷擾本人或家人朋友,就是屬於這個類別。

二、相識跟騷
這類跟騷多半源自於不成熟的愛戀與追求,跟騷者通常與目標相識,可能是同事、朋友、同學、鄰居等,他們內向害羞、社交迴避、缺乏必要的人際技巧,但內心又十分渴望開展一段戀情,因為害怕被拒絕,不斷地想製造親近機會,確認雙方的關係,卻因此讓對方感到困擾。長久下來,如果無法建立想要的親密關係,會產生不甘、報復的負向心態,不斷試圖和解、要求修復關係、甚至威脅恐嚇,他們通過種種手段告訴被跟騷者“我對你那麼好,為什麼不接受我”,“我要糾正你對我的誤解”等。

三、陌生跟騷
這類跟騷多半源自於虛幻的被愛或幸福妄想,跟騷者相信與被跟騷者之間是一種親密愛慕的關係,對方是他們的靈魂或命定伴侶,即便對方不認識自己。他們往往會有一種錯覺,認為對方對自己有好感,幻想將來能和對方過上恩愛幸福的生活,是典型的“情愛妄想症”的心理障礙。這種類型中,雙方是偶然認識或者沒有人際互動的,一旦跟騷者選中,他將開始對被跟騷者展開強烈的、影響到其正常生活的瘋狂追求,試圖與跟蹤騷擾對象建立親密關係。

四、犯罪跟騷
這類跟騷多半源自於惡意的犯罪或報復心態,跟其他類別不同,他們不尋求與跟騷目標建立親密關係,是有預謀的犯罪以達到目的。其中一些人覺得自己是受害者,由於遭到不公正待遇而感到怨恨,以威脅恐嚇造謠中傷等手段向被跟騷者報復。這通常發生在破滅的關係中,比如被開除的員工為了報復恐嚇主管,分手的伴侶到處抹黑造謠對方。另一些人與被跟騷者通常毫無關係,他們享受追逐獵物時的控制感、就像在品味一段性愛前戲,最後極有可能升級為連續作案的強姦犯或謀殺者。

遇到跟蹤騷擾,被跟騷者應該採取安全、直接、簡潔和明確的告知,讓跟騷者很清楚知道其行為是不受歡迎的,這是確保被跟騷者生活安穩非常重要的步驟。但當跟騷者已被告知其行為是不受歡迎後,仍然繼續不當行為時,就是重要的危險訊息,而且行為過程的故意和無意的部分將更加清晰。如果在告知後無法獲得對方的改變,我們可以依據跟蹤的類型來進行處理。

一、對於情感跟騷
在人的成長歷程中情緒獨立是很重要的一環,情緒不夠獨立就無法承受分離後的傷心和寂寞,家人或伴侶就要犧牲自己的成長陪伴在側,陷入情緒共依存狀況,好比糾纏在一起的藤蔓,痛苦萬分又難分難捨。遇到這種困境,適當的共同討論後一起決定如何建立互動模式是很重要的,確保雙方都知道這些互動模式與監控約束的用途,為什麼想要用它,設定了什麼限制,更重要的是雙方對這些方式的感覺如何。如此,家人或伴侶才能知道這並不會影響彼此的信任與親密關係。如擔心無法平心靜氣對話,也可以尋求專業的家庭諮商或伴侶諮商協助。

二、對於相識跟騷
若對方的追求行為已經讓你感到不舒服、焦慮,不要自己一人辛苦承擔,讓家人、朋友了解你所遇到的狀況共同協助,親友、鄰居、同事都是可以協助處理人際關係並保障安全的守護者。拒絕對方時要堅定,但須留意避免單獨互動或過度激怒對方,可以藉由說明自己的生命故事、人際模式或戀愛經驗,讓對方理解自己的愛情模式;也進而讓對方探索、整理自己的愛情模式,去調整改善心態行為,學習用更好的方法來吸引對方。

三、對於陌生跟騷
因為跟騷者出現頻率無法預測,被跟騷者要預作準備,盡力防堵跟騷者靠近自己。當意識到可能被跟騷時,請立即切斷跟騷者可能的任何連結,包括封鎖電話、通訊軟體以及建立社交網站黑名單等。也可以試著用手機拍下跟騷者的相片或車輛資料給家人、警察或警衛,請他們幫忙阻擋與勸戒對方。或者藉助架設監視器、電話錄音、隨身準備防身用具來保障生活安全以及留下法律證據。

四、對於犯罪跟騷
除了惡意的犯罪者外,以上類型跟騷者在進展不順、或面臨關係分離及失落時,也有可能演變出現威脅、攻擊行為。如果告知其行為是不受歡迎後依舊持續,上面提及的解決方法也都失效時,請依<跟蹤騷擾防制法>即時報案處理,警察系統是遭跟蹤騷擾者最重要的求助單位,讓公權力與法律協助被跟騷者得到人身保護與回復生活上的安全感。

有被跟蹤騷擾經歷的人,會在一段時間中生活在被人窺視、被人瘋狂聯絡的恐懼中,有人會產生嚴重的抑鬱情緒,有人腦海裡會不斷閃現過去的恐怖畫面,甚至變成創傷後壓力症候群。其實這是一種惡性的情緒漩渦,跟騷者有可能在處罰或服刑後心懷不甘,依然重覆同樣的行為;而被跟騷者在心理上生活上所受到的創傷,可能難以完全平復,雙方都需要進行心理治療與重建。

對於跟蹤騷擾者,111年6月衛生福利部頒布「跟蹤騷擾案件相對人治療性處遇計畫規範」,已有相關心理治療處遇方式與流程,社會上也有相關心理醫療資源可以協助。對於被跟蹤騷擾者,心中的痛苦不會因為事件的結束而立即終止,而是會延續一段時間,出現長期處於精神高度緊張,腦海中不自覺回想被跟蹤騷擾的畫面,人際交往的安全感和掌控感破損而害怕社交,逃避具有某一類特徵的人群,無法正常生活、學習、工作,甚至會反覆出現責怪自己的心態。如果自己一個人難以度過這個痛苦階段,向家人朋友傾訴也無法解決,請一定要求助專業心理師來獲得妥善的心理創傷處理。

 

本文來自合作諮商所 回甘心理諮商所 授權聊心茶室。

撰文心理師:黃群峰心理師(到聊心茶室預約黃群峰心理師吧!

相關文章...

政府免費諮商

政府免費心理諮商資源指南 (2024)

在現代社會,心理健康問題越來越受到重視。許多人在面對生活壓力和情緒困擾時,會尋求專業的心理諮商幫助。然而,高昂的費用常常成為求助的一大障礙。幸運的是,台灣提供了多種免費心理諮商資源,幫助大家獲得所需的支持與幫助。本文將帶您了解政府免費心理諮商資源,幫助您找到最適合的心理支持。

Read More »